葛里尔(左起)、贝森特、何立峰与李成钢,25日在吉隆坡举行美中贸易谈判。(路透)

葛里尔(左起)、贝森特、何立峰与李成钢,25日在吉隆坡举行美中贸易谈判。(路透)

美国与中国最高经济官员,25日在吉隆坡举行长达5.5小时的贸易谈判,会后美国财政部发言人表示,会谈「非常有建设性」。双方预定今早持续谈判,以寻求避免贸易战升级,并确保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,30日在南韩的会面顺利举行。

路透报导,此前川普威胁11月1日起,将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100%关税,并对所有关键软体实施新出口限制,以报复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。

双方你来我往,加上美国扩大出口黑名单,将实体清单上数千家中企子公司,与关联企业纳入其中,皆打乱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、贸易代表葛里尔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,自5月以来4次谈判所达成的微妙贸易休战状态。

在25日结束会谈,中国代表团离开吉隆坡默迪卡118大楼时,何立峰向在场记者微笑挥手,但不置一词。中国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也与会。对于该会谈,美国财政部发言人说,「非常有建设性,我们预期明早恢复谈判」。

美中官员将致力为在南韩亚太经济合作组织(APEC)高峰会期间,举行的川习会铺路,因此吉隆坡该谈判至关重要,可能围绕关税、技术管制的暂时松绑,以及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等议题展开对话。

川普24日启程前往亚洲,在空军一号上告诉记者,他与习近平「有许多事要讨论」,并期待双方做些妥协。他说,「他们必须让步,我猜我们也会让步,我们对他们课征157%关税,我不认为这对他们是可以持续的,他们想降低关税,而我们也想从他们取得一些东西」。

美国智库「大西洋理事会」(Atlantic Council)国际经济事务主席李浦斯基(Josh Lipsky)说,贝森特、葛里尔与何立峰必须设法先降缓美国科技出口限制,以及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引发的争端。他说,「我不确定中国是否同意此点,毕竟这是他们握有的主要筹码」。

川普预定26日抵达吉隆坡,谈判的部分消息可能由他宣布。

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(CSIS)中国经济专家甘思迪(Scott Kennedy)指出,「在川习会后,我们才会知道北京是否以其限制措施,成功抗衡美国的出口管制,或者他们陷入持续的升温螺旋;如果他们达成协议,他们的策略就奏效,如果没有协议,那么每个人都要为局势加剧恶化做好准备」。

来源:自由时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