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《卫报》分析指出,中国正对台湾采取更具侵略性的长期策略。(法新社档案照)

英国《卫报》分析指出,中国正对台湾采取更具侵略性的长期策略。(法新社档案照)

英国《卫报》12日刊出一篇分析指出,北京近几周透过一系列官方声明、官媒文章、卫星照片,甚至设立新的国定假日等举措,正显著「锐化」其对台言论。报导引述多位专家观点认为,这可能预示著中国共产党对台策略,正进入一个「更具侵略性」且「更长期」的调整阶段。

报导指出,中国官媒10月发布了一系列「说明性文章」,详细阐述了统一后,台湾将如何被经过审查的亲中「爱国者」,以类似香港、澳门的「一国两制」模式进行治理。对此,我国安局长蔡明彦表示,此举旨在「贬低台湾的国际地位,并将台湾香港化、澳门化,以达成消除台湾主权的政治目标。」

《卫报》引述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计划主任葛来仪(Bonnie Glaser)的观察指出,中国外交部近期的言论也出现了显著转变,展现了前所未闻的强硬。此外,北京也将台湾纪念日本殖民统治结束的10月25日「光复节」,重新诠释为台湾回归「现由中共统治的中国」的日子。

10月下旬,中国官媒与社群媒体发布了一系列由「吉林二号」卫星拍摄的台湾著名景点,如阿里山、日月潭,以及台北市、新竹科学园区的超高解析度照片。照片配上「海峡两岸,同一片天」等标语。分析人士向《卫报》表示,其潜在讯息十分明显:北京可以随时看到台湾的「每一寸土地」。

报导指,对此,执政的民进党立委王定宇向本地媒体表示,若中国试图用这些照片来证明它拥有其所拍摄的一切,那「简直就是不成熟」。

专家:或为「习川会」铺路

美国智库兰德公司(RAND)台湾政策倡议(Taiwan Policy Initiative)主任郭泓均分析,这些举动可能是为了明年4月可能举行的「川习会」进行铺路。他认为,透过在国际上强化台湾的孤立,「可能让习近平更容易对川普说:『已经没有人跟台湾往来了』」,借此寻求美国在台湾议题上让步。

北京清华大学国际安全与战略中心研究员宋博则向《卫报》总结,这一切并非「突然升级」,而是中国一项为期2至3年的「长期政策调整」的一部分。他认为:「这关乎中国正在将其过去自我限制的对台行动,予以『常态化』。」

来源:自由时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