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张一山一张照片,把好多人给看愣了。

照片里的他,脸颊明显比以前饱满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“发腮”了。可怪就怪在,不但没变丑,反而多了一种说不出的味道。

网友们炸了锅:这还是那个瘦得像猴儿一样的“刘星”吗?怎么年纪越大,反倒越有型了?

被"发腮"的张一山惊艳,33岁终于成熟

这事儿真挺有意思的。在满是帅哥美女的娱乐圈,张一山这张脸,从小就不占便宜。

“这孩子长得太猴了!”
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当年《家有儿女》选角的时候,宋丹丹老师第一次见他,心里是有点打鼓的。

为啥?就是觉得这孩子长得有点“猴相”,不够“正”。



确实,张一山那会儿,瘦,精明,眼神里全是机灵劲儿。这种长相,演个鬼马的“刘星”是绝配。



但这也给他定了性。

说白了,从一开始,他就不是靠脸吃饭的那一拨。他的路,从13岁起就只有一条:认认真真当个演员。



演完刘星,他火遍全国。可“火”的代价,就是所有人都只认刘星,不认张一山。



他去考北京电影学院,就是为了告诉大家,他想当个真正的演员,不是一辈子只演“刘星”的童星。



靠“狠劲儿”吃饭,差点把自己玩完

为了撕掉“刘星”的标签,他真是下了狠劲儿。

大家应该都还记得《余罪》。



那部剧里,张一山演的卧底,那股子又痞又狠的劲儿,让所有人眼前一亮。大家才发现,原来“刘星”身体里,还藏着这么大的能量。



尤其是那场经典的哭戏,青筋暴起,鼻涕眼泪一起流,那不叫演戏,那叫拼命。

他成功了。



《余罪》让他一夜之间从“国民儿子”变成了“演技派小生”。可问题也来了。

这种“爆发式”的演法,成了一把双刃剑。



他太想证明自己了,想抓住一切机会。结果呢?他接了那个谁碰谁烫手的角色——韦小宝。



摔了个大跟头,他用了个“笨办法”

演韦小宝,他想复制《余罪》的成功,结果用力过猛,演砸了。



网上骂声一片,最狠的一句就是:“这不就是穿古装的刘星吗?”



他拼了命想逃离的影子,在他最春风得意的时候,又回来了。这一跤,摔得太重了。

那段时间,关于他暴瘦、状态差、私生活混乱的新闻满天飞。好像一下子,这个人就要从圈里消失了。



面对这种困境,一般人可能会赶紧找个好剧本翻身,或者上综艺刷刷脸。

张一山没这么干。他选了一个最“笨”的办法。



他把自己藏了起来,一头扎进了话剧舞台。一待,就是整整两年。



两年不见,怎么还“长开了”?

他演的话剧叫《一地鸡毛》。这戏有多难?

两个小时,他一个人要演18个角色。从二十多的小年轻,演到七八十的老头。全靠声音、形体和最细微的表情去切换。

这期间,没有媒体,没有热搜,只有排练厅里日复一日的练习。他把自己掏空,再一个角色一个角色地填满。

这根本不是在演戏,这是在修行。



等他再出现在大家面前时,奇妙的事情发生了。



那个瘦削的少年不见了,他的脸变得饱满,下颌线也更清晰了。就是我们开头说的“发腮”。



可这种“发腮”,不但没让他显胖,反而把脸上那股“猴气”给磨没了,换来的是一种经过沉淀的英气和稳重。



很多人惊呼,33岁的他,骨相的优势才真正显出来。他的脸,好像终于追上了他的演技。



现在这张脸,才叫“刚刚好”

今年,他的新剧《在人间》播了。

镜头里的他,不再像以前那样急吼吼地去“演”,他整个人松弛了下来。角色的情绪,收放自如。



你看着他,会觉得他就是我们身边一个普普通通的人,一个正在经历生活捶打的男人。

回过头看,张一山的路,其实特别简单。

他不是天才,也没长一张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脸。他能做的,就是老老实实地去演,去学,去摔倒,再去爬起来。



他曾经因为长得“不帅”而自卑,也曾因为演得“太狠”而翻车。但时间,最终给了他最好的礼物。

它让张一山的演技和他的脸,在33岁这一年,达到了完美的统一。这张写满了故事的脸,现在演什么,我们都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