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洋早报》传媒集团

访问手机版

当前位置:主页 > 中外 >

“外包儿女”正流行 中国网络热议

来源: 未知 时间:2025-11-12 14:10 作者:admin 浏览: ->手机浏览此文章

  年9月起,一种名为“外包儿女”的陪伴型服务在中国网络社群中引发热议。这项服务主打由年轻人担任“临时子女”,协助独居或子女远在他乡的长者处理生活琐事,包括陪同就医、散步、聊天,甚至代为调解家庭冲突等。有别于传统的保母与看护,这类服务强调情感连结与长期互动,被不少熟龄族视为应对晚年孤独与支持不足的一种新选择。

  据陆媒报道,使用此类服务者的年龄层已提前至五、六十岁。他们多数尚未进入完全失能状态,却因唯一子女定居国外或独身无亲,开始主动寻找情感与生活支持。有别于传统保母或护工,他们寻求的是可信赖、能建立感情的长期陪伴对象。

  受访者吴薇表示,自2011年起,她便以“共享儿女”之名,与多名年轻人建立长期联系关系,从原始的有偿陪伴,逐步过渡为日常互动、节庆互访、相互支持的“准亲情”模式。“他们都有父母,我只是蹭一下陪伴,就像蹭网一样”,吴薇这么形容。

  另一位使用者陈芳,则为自己与丈夫提前规划老年生活。由于女儿长居海外,她担心日后独处无援,积极在社交媒体发文征询“像家人又不需同住”的陪伴对象,盼透过情感养成,取代传统雇佣关系。

  实际提供服务者也在逐步成形。来自青岛的陆俊与成都的周伟,皆因观察到高龄照护需求,在社交媒体与地方社区中展开“试水”服务。多数服务集中于情感陪伴与生活协助,如定期探访、陪诊等。但也有从业者坦言,该服务利润微薄、责任难界定,短期内难以商业规模化经营。

  在陪伴需求背后,部分受访者已开始考虑进一步建立“意定监护”关系。吴薇表示,期望能从这些“共享儿女”中寻找合适人选,于自己尚清醒时签订监护契约,以资产交换尊严照护。但现实仍存障碍,包括法律风险、信任建立与双方意愿等。

  根据中国官方2024年发布的统计,2023年老年人口抚养比达22.57%,多地已超过少年儿童。面对家庭支持力减弱与人口老化同步加剧的趋势,“外包儿女”或许只是其中一种解法,其能否成为制度化支持力量,仍有待观察。

面對人口老化與家庭支持力下降,共享陪伴成為非血緣照護的替代方案。(示意圖/Pixabay)

面对人口老化与家庭支持力下降,共享陪伴成为非血缘照护的替代方案。(示意图/Pixabay)

返回栏目

本月排行

中外推荐

  • 浅析濮阳县居民为什么守着油田用高价气
  • 方城县三河一廊拖欠工程款 私企保全的国
  • 江西五年来综合交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
  • 弱冷空气影响华北东北地区 华北中南部黄
  • 中外精选